钢丝网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钢丝网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地方三公经费知多少细节模糊dd-【新闻】

发布时间:2021-04-11 13:41:22 阅读: 来源:钢丝网厂家

地方“三公”经费知多少:细节模糊

自2011年起中央政府首次公开“三公”经费,过去三年中央部门的“三公”预算逐年下降,省级政府也紧跟中央步伐,开始陆续晒省级“三公”经费。

据21世纪宏观研究院梳理统计,截至目前,山东、安徽、山西、河南等15个省(市)已公布了2013年省(市)级“三公”经费决算数据,15省市已公布的2013年“三公”经费决算总额逾105亿元。今年地方“两会”上,各省市也公布了2014年地方“三公”经费预算,相比2013年均有5%-30%不等的压缩。

“三公”主要包括因公出国(境)经费、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。距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已近两年,各级政府被要求精简会议活动、文件简报,规范出访活动,严格执行住房、车辆配备等,“三公”经费普降。

目前来看,各地“三公”经费虽然“普降”,但公车费用占大头,居高不下仍是难题。同时,各地对于“三公”的界定仍较为模糊,各级政府部门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范畴进行公开,公开的内容也比较粗略,长远来看还有足够的细化空间,不应只有简单的数字开支和增减变化。

公车费用居高难下

从2014年各地“三公”经费预算来看,相对上年决算(部分省份按预算数计算)平均降幅为15%。

其中广西、山东、江苏、宁夏降幅约5%,广东、北京、湖北、上海、陕西下降超过10%,浙江降幅为30%,削减比例居各省市区前列。此外,从各地政府表态来看,在今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,山西、福建、四川、天津等地提出将严控“三公”支出,甘肃要求今年“三公”支出只减不增,重庆要求“三公”经费支出预算不得超过2013年规模,青海表示要“继续保持‘三公’经费零增长”。

而从2013年决算数据来看,和当年公布的预算数据相比,平均降幅达12%,陕西省降幅达25%,北京、四川、广西均降17%-20%不等,江苏、山东、广东、重庆平均降幅5%。

据21世纪宏观研究院不完全统计,2013年省级三公(预算)决算数据中,大部分省份公车购置和使用费超过全部“三公”经费的一半及以上,辽宁的占比最高,达到84%,其次为新疆占比82%、四川占比80%、北京占79.8%。

这已是在2013年各地经过一轮“普降”之后的数值,且其中大部分经费都用于车辆运行维护,而非购置新车。如北京市2014年预算中,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总额为8.5亿元,其中购置费2.0亿元、运行维护费6.5亿元。

公车运行维护费居高不下,一方面与油价上涨、车辆老旧维修油耗费用大、公务繁忙用车频繁及部门业务特点有关,比如中西部地区因地形地势原因,车辆损耗以及油耗费较大。另一方面,公车运行维护中存在不可控因素,如部分公车“定点不定修”。在《关于对中央国家机关公务车辆维修实行定点管理的通知》中规定,凡是到定点维修企业修车的公务车,都需要在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有报批备案,未经批准不得到非定点厂进行维修。而且定点维修程序复杂,定点范围也有局限性,导致公车维修成本比私车高等,甚至高一到两倍。

不仅在地方,数据显示,2013年中央本级“三公”经费财政拨款执行数为71.54亿元,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2.53亿元,占到“三公”经费的近六成。

今年7月,中央下发《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》,按照新方案,我国将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,取消一般公务用车。据有关专家预计,新车改方案全面实施后,我国现有公车估计最多保留10%,即20万辆公车;可以节约1/3的公车费用,即1000亿-1500亿元。

从中央到地方的执行情况来看,公车改革尚处于政策研究和部门对接阶段,预计在车改后,公务用车的购置、维运、人员经费等有望大幅减少。

“三公”公开之“难”

一、明确“难”。

按财政部的解释,“三公”经费是指通过财政拨款安排给相关部门及其所属单位,用于因公出国(境)、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和公务接待等方面的支出。这是目前对“三公”经费概念的唯一官方界定。但对于项目统计标准并没有明确说明,各级政府或按照自己理解的内容进行公开,或在公开内容上有所筛选,造成各地公开标准不统一。

而对于三项基本项目归类的划分,也不一致。如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是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(包括车价、相关税费)及租用费、燃料费、维修费、过路过桥费、保险费、停车费、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。其中的细项具体该如何界定,各省地理环境情况不一,难以一刀切。

而公开后,同样缺乏明确、详细的评价标准。各省市公布的数字并不能说明当地政府开展相关工作的优劣程度,没有经费支出详细的核算标准进行对比,公众也无法判断这些支出是否合理,政府部门是否取得应有绩效。

二、细化“难”。

21世纪宏观研究院在统计相关数据时发现,各省市部门公开的数据比较详尽,开销去向较为明确,但省级“三公”经费公开的数据则较为笼统。都只是简单地列出公费出国、公务用车、公务接待三项费用的数字,既缺乏具体内容,也没有详细的解释说明。

如山东省首次公开的2013年“三公”经费决算数为4.47亿元,其中因出国(境)费0.43亿元,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.74亿元,公务接待费1.3亿元。作为三个项目划分,列出总支出费用,但公众仍然无法得知具体项目:购置车辆数目,维护费用在哪里,出国人数和次数等。其他省级公开的情况也大致如此。

湖北省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只提到一句“三公经费明显下降”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文件中也只简单提到了“三公”经费总额。

三、及时公开“难”。

从各地公布“三公”经费的时效来看,地方政府公布较为迟缓。截至目前,可以通过公开渠道查询到2013年决算数据的省份有15个,且一些地方直至近期(2014年下半年)才公开2013年决算数据。国务院在2012年曾要求,2013年各省(区、市)政府要全面公开省本级“三公”经费,并指导督促省级以下政府加快“三公”经费公开步伐。而宁夏、青海、内蒙古等地的“三公”数据,仍在公开进程中。

有关专家认为,与中央部委相比,地方政府的工作更加具体化。此外,公车费用和公务接待费占地方政府“三公”经费的比重较大,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公开意愿。

陕西塑料托盘

湖北保温管道

长春割机